房價 為了塵世后的翻云覆雨手
- 時間:2014-04-18作者:Admin
這段日子的事情不少,但交談中的事情,總也擺脫不了房子的事。許多人、甚至連學生,都認為我是專門研究房子的,我只好不厭其煩地解釋,房價是宏觀經濟中的重要的資產價格信號,看房地產的問題,要有宏觀視角。
多年前,我們這個年紀的人,聽過羅大佑“滾滾紅塵”的人,似乎都不免記憶最深的是那句,“為只為那塵世轉變的面孔后的翻云覆雨手”。房價的糾結,恰如此曲,“為了塵世后的翻云覆雨手”。
經濟學的預測能力是很差的,趨勢的判斷倒可以,但精確到小數點后,就是胡說八道了。當然,為了賺取眼球的目的,可以理解。用行話說,經濟學、統計方法上的預測,都是線性的,但現實世界卻是復雜的、非線性的。懂的,自然明白;不懂的,說了也是白說,也只能由他簡單去吧、任他剛愎自用地胡說去吧。就像前年,某中年學者要和我打賭說房價必然大跌,我覺得很無趣,沒理他,現在見面,他自己也不說了。
我不贊成房價過快上漲,因為這是社會經濟中的“泡沫”。吹泡沫的是誰呢?有經濟常識的,都知道,是貨幣。
從樓市的虛擬經濟特性看,房地產市場就是“貨幣的蓄水池”。2000年后,土地“招拍掛”開始了土地的貨幣化進程,給地方政府帶來了“土地財政”收入,替代“亂收費”成為“第二財政”。游戲規則的核心是,土地可以作價、房地產市場貨幣化。玩游戲,得掌握火候,否則,會“玩火自焚”的。這場虛擬經濟的游戲,今天看,是玩得有點兒過火了。以至于,社會資金的配置失當、貧富差距拉大,房價泡沫高到民生難以接受。概括而形象地說,虛擬經濟有點兒玩砸了。
根本上說,如何在物價房價、經濟增長(增收和就業)以及政府開支(預算赤字)之間平衡,已成為擺在中國貨幣政策選擇面前的一道難題。銀行的風險,其實不是主要的,在我們的政策架構中,還是能最終應付的,這與國外不同。周行長近期內談物價、談房價,甚至談及“用信貸的結構性管制來抑制房價”,皆因此。
在這場大的游戲規則面前,在“莊家的翻云覆雨手”面前,住戶、開發商都是小角色,開發商因為有一定的壟斷勢力,且有類似行會組織,比住戶具備不少優勢,但同樣免不了政策變局面前的“系統風險”。建議大家看看“滾滾紅塵”這部電影,找找自己的角色定位,就都明白了。
通透大局,自然明白,政策調控房地產市場的根本目標,是“房價穩定”。看透了宏觀經濟,GDP、房地產市場、股市、資本市場,不過都是價值循環的游戲規則。既然是游戲規則,“莊家的翻云覆雨手”就難免。
現在讓人擔心的,是“莊家的翻云覆雨手”的平衡能力是否能夠繼續有效,內部失衡和外部失衡能否得到有效的平衡?有必要搞清楚,調控的價值取向到底應該是什么?私下認為,唯一的出路,是“民生取向”,但這遠遠不是簡單控制房價能夠達成的,需要深思。
來自:中國建筑新聞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