勞動是精神的家園
- 時間:2016-05-20作者:張輝祥
記得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:“人在自我的勞動中創造自我并明白勞動的美?!眲趧邮侨祟惿娴谋厝?,雖然它不是生活意義的全部,但大部分時間我們都是在為了生活而工作,正如盧梭所說“沒有勞動就不可能有正常的人的生活”。勞動,實現自身價值,給人以安樂,是人生的精神家園。
平凡工作,勞動快樂,每一個人的勞動都是有價值的。勞動的美麗蘊含在無數瑣碎、平凡的生活細節中,正因為是毫不起眼的、熟視無睹的,所以很難引起共鳴,給人以新鮮感,可是這并不能否認它的存在?這些偉大而質樸的勞動者,在瑣碎、重復、平常的勞動中體悟自己的精神家園:勞動是種愉悅,生活是美的。
揮汗如雨,身體上的勞動,使我們收獲了最甜的勞動果實;滿懷激情,精神上的勞動,鑄就了人生信仰,使人忘憂??鬃釉唬骸爸卟蝗绾弥撸弥卟蝗鐦分??!睂W習本領,知道它的人不如愛好它的接受得快,愛好它的不如對其有興趣的接受得快。同樣,只要在勞動中得到快樂,工作起來便“發憤忘食,樂以忘憂”。其實,勞動工作不僅僅是生活的需要,更能夠讓我們的心靈有所依托,點燃創造的激情,追求自己的夢想,堅定人生的信仰。
曾幾何時,工匠這個群體是中國老百姓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勞動者,木匠、剃頭匠、鐵匠、殺豬匠等手工匠人用他們精雕細琢、精益求精的技藝追求著勞動的極致與完美,專業、敬業是他們的精神特質。如今,浮躁的社會需要尋找缺失的“工匠精神”,用匠心筑起中國夢,慢工出細活,這樣的勞動創造真的很美麗。
對每一個勞動者來說,快樂的工作是享受生活的一種方式。干工作,除了態度,還需要一點激情,激情是快樂的源泉;如果缺乏激情,勞動就會成為一種負擔,變成“磨洋工”,快樂也就無從談起。余秋雨在《為自己減刑》一文中寫道:“我見到過一位年輕的公共汽車售票員,一眼就可以看出他非常不喜歡這個職業,懶洋洋地招呼,愛理不理地售票,時不時抬手看著手表,然后滿目無聊的看著窗外。我想,這輛公共汽車就是他的監獄,他卻不知刑期多久?!睉B度決定一切,干一行愛一行,把自己的全部精神灌注到勞動中去,那么你便會尊重自己的勞動,就像希爾頓一樣:哪怕是洗一輩子馬桶,也要做個洗馬桶最優秀的人!駐守精神的家園,不過是不懈勞動而獲得的獎賞,不忘初心,方得始終。
勞動,是勞動者的光榮;勞動,是勞動者的贊歌;勞動,是勞動者的精神家園。工作著,美麗著,每一個勞動者都是自己幸福的工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