媒體人:買房要么“拼早”要么“拼爹”
- 時間:2014-02-24作者:Admin
口述人:
南都黃金樓市江門記者韓碧英
我家在湛江郊區,每次回老家,對市區的房子也不過是走馬觀花。不過也有不少親戚住在市區,過年還是能八到不少“料”。近年來中國是“全樓皆升”,因此每次見面,大家的話題總圍繞著家里的房子又升了多少。
“拼早”10年前的集資房升值7倍
我有一個大伯,曾在十年前,在湛江市霞山區買了一套集資房,當時均價僅是800元/平方米,一套90多平方米的三房單位,總價不過是幾萬元,不過說到房子現時的市值,大伯總是津津樂道,近年來湛江的房地產發展迅猛,價格飛漲,盡管當時買的這套房子是高層樓梯樓,但現在的市值也去到6000元/平方米,算起來,升了7倍多。大伯說,他那套房子是有房產證的,如果是周邊沒有房產證的集資房,現時市值約為3000元/平方米。
據了解,大伯的房子是在霞山錦繡華景一帶,該路段是湛江置業較為熱門的路段,周邊生活配套成熟,而在售的電梯新房價格已經逼近甚至超過萬元。
“拼爹”不吃不喝首付也要湊好幾年
老一輩已經買房的,說起房子升值當然高興,畢竟當年一不小心就抄了樓市的底,但新一輩打算要買房的,卻該是發愁的時候了,若沒有老可“啃”,作為普通的工薪族,在湛江買房也許是一個很遙遠的夢。
以一名在湛江某民企做設計的朋友為例,月工資4000元,除去平時生活上的支出,每年存款不足2萬元。而要在湛江市區買房,準備首付往往需要20萬元以上,如果沒有父母的幫忙,買房的壓力可想而知。而另一名在國企工作的朋友也在發愁,他年入5萬-6萬,即使將收入全用于買房,也要奮斗5年才能湊齊首付。但實際上,作為85后,我們的大多數依然是“月光族”。而我敘述的幾個案例里的主人公,工資收入已算較高,在我所知,月薪2000-3000元的收入在這個城市非常普遍。
[家鄉印象]即便環境宜居 也不愿回鄉置業
參加完各種聚會后,我發現在湛江買房也是“壓力山大”,在廣東省的三四線城市中,湛江的房價可以說是“領頭羊”,“7”字頭的房子已是少量的特價單位,普遍房價已在8000元/平方米以上,條件較好的房子已經超過萬元,豪宅海景房更有超過20000元/平方米的。
近年來湛江為了“創衛”,在交通和環境上加大了整治力度,這次回鄉,也讓我對這座城市的環境、交通的印象大為改觀,過去隨處可見的行人亂闖紅燈、摩托車混亂穿行的情況已幾乎絕跡,守秩序的湛江在我眼中還是很宜居的。但日益攀升的房價,還是打消了我回鄉置業的念頭,因為對比之下,在江門置業的壓力要小些。
來自:中國建筑新聞網